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 議案屆次別
- 第4屆 第5次 定期會
- 類別
- 民政教育
- 案號
- 73
- 提案性質
- 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 來文日期
- 來文字號
- 提案單位/人
- 朱正軒
- 案由
- 建請教育局推動國家意識教育與媒體識讀教育。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是和平的種子,面對來自中共的社群平台及大量訊息,必須讓我們的孩子對自己的國家有認識,對資訊的真偽能識別。
- 說明
- 建請教育局深化國中小社會領域課程中對台灣地理、文化、政府制度等內容的學習,強化學生對國家意識認同與國際視野。並鼓勵透過统整性探究課程及教學示範影片,深化師生對國家現況及挑戰的理解。
- 持續推動媒體識讀融入課程,提升學生分析與判讀媒體資訊的能力。並擴大辦理教師媒體素養研習與教案設計,培育教師教學專業,以提升學生正確認識與運用媒體的能力。
- 辦法
如案由及說明。
- 提案附件
- 一讀日期
- 一讀審議結果
- 委員會審查日期
- 2025/06/26
- 審查意見
- 函送市府研辦。
- 審查結果附件
- 大會決議日期
- 2025/07/02
- 大會決議
- 照審查意見通過。
- 大會決議附件
- 發文日期
- 2025/07/08
- 發文字號
- 南議民教字第 1140005901號
- 執行情形
- 本府就「建請教育局推動國家意識教育與媒體識讀教育。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是和平的種子,面對來自中共的社群平台及大量訊息,必須讓我們的孩子對自己的國家有認識,對資訊的真偽能識別。」案,敬答覆如下: 1、 國家意識教育之實施 (1) 國小社會領域以「臺灣的發展與變遷」 以及「全球化下的臺灣與世界」兩大主軸,引導學童澄清及珍視自己的公民身分,並具備對國家及文化的認同感。國中社會領域連結本土歷史經驗與他國的歷史發展,深化對史事脈絡的理解,發展全球視野,並強化認識國家組成要素、政府職能與政治參與,培養國家意識。 (2) 本市三至九年級校訂課程規劃統整性探究家鄉環境課程,培養學童關懷本土及國家意識,深化對國家現況及挑戰的理解。 (3) 每學年辦理中小學教師社會領域統整課程研習,指導學生實作專題,探討臺灣現況與處境,建構學生國家意識。 (4) 拍攝國家意識教育教學示範影片,如殖民統治下的台灣社會,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口組成與族群文化,強化國家認同。 2、 媒體識讀教育之實施 (1) 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主要融入學習領域進行教學,如社會領域九年級「科技發展與科技倫理」單元、綜合活動六年級「資訊大不同」單元,引導學生認識無所不在的媒體,辨別真假虛實的資訊,強化歷史事件的解讀,並運用教育部媒體素養資源網,豐富教學內容。 (2) 每學年辦理課程領導人及教師媒體素養研習,徵選創意媒體素養教案,全市中小學每校參與推廣媒體素養教學新策略,認識媒體本質及新聞媒體運作,提升學生具備正確的媒體素養認知能力及內涵。 (3) 每學年辦理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學轉化研習,促進「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數位時代的媒體素養教學」及「資訊科技使用的媒體素養」三項知能。 (4) 本市參與教育部113年中小學媒體素養教案設計競賽成績優異:樹林國小、國立新營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及國立新化高級中學榮獲優等。 (5) 本市參與教育部推動媒體素養教育行動方案,樹林國小、仙草實小獲選113學年度媒體素養教育學校。
- 回覆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