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議案屆次別
第4屆 第1次 定期會 
類別
工務 
案號
26 
提案性質
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來文日期
 
來文字號
 
提案單位/人
王家貞 
連署人
尤榮智、蔡育輝、方一峰、杜素吟、周奕齊 
案由
超過近600天沒下豪雨的臺南缺水狀況頻傳,以致常常發生水情告急,嚴重影響市民生活。在如此水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建請臺南市水利局應刻不容緩積極研擬出如何因應民生缺水問題的有效方案,以期讓全體市民安然度過無水可用的缺水難關。 
說明
  1. 近幾年來南部地區缺水狀況頻傳,以致常常發生水情告急,嚴重影響市民生活。而超過近600天沒下豪雨的臺南,更是令人擔憂與不安。氣象局表示若是要真正解決旱象,除了撐到5月份的梅雨季方能解套外,還是得依靠相關單位從儲水的方案上來解決。
  2. 在如此水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臺南市水利局應刻不容緩積極的研擬出如何因應民生缺水题的有效方案,以期讓全體市民安然度過無水可用的缺水難關。
 
辦法
如案由。 
提案附件
 
一讀日期
 
一讀審議結果
 
委員會審查日期
2023/06/02 
審查意見
函送市府研辦。 
審查結果附件
 
大會決議日期
2023/06/07 
大會決議
照審查意見通過。 
大會決議附件
 
發文日期
2023/06/15 
發文字號
南議工務字第 1120004345號 
執行情形
本府就「超過近 600 天沒下豪雨的臺南缺水狀況頻傳,以致常常發生水情告急,嚴重影響市民生活。在如此水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建請臺南市水利局應刻不容緩積極研擬出如何因應民生缺水問題的有效方案,以期讓全體市民安然度過無水可用的缺水難關」案,敬答覆如下: 一、為全國推動水資源發展、強化提升穩定供水,行政院於110年8月核定「臺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作為全國各區域水資源經理及建設管理工作依循,期滿足125年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用水、加強供水韌性。 二、三大主軸如下: (一) 「流域整體經營管理」,加強水資源利用效益。 (二) 「打造西部廊道供水管網」,強化區域水源調度及供水韌性。 (三) 「強化科技造水」減少降雨依賴。 三、前揭中央計畫及政策推動,有關本市重要設施推動進度: (一) 曾文南化聯通管,連結曾文水庫系統及南化水庫系統,效益預估可增加每日80萬噸之雙向備援能力,中央預計最快113年6月完工,總經費127億元。 (二) 科技造水-臺南海淡廠,產水規模為每日最大20萬立方公尺,業於111年7月13日環評通過,規劃分兩期施作(每期10萬立方公尺),第一期計畫現經行政院112年4月27日核定通過,預計最快117年完工試車。 (三) 科技造水-再生水,本局持續配合前揭中央計畫及政策推動,本市安平、永康、仁德水資中心再生水,再加上南科自建再生水廠,預計最快113年底可供水南科每日8.3萬噸(永康1.55萬噸、安平3.75萬噸、仁德1萬噸、南科自建再生水2萬噸) ,作為南科專用水源,確實落實水再生利用,以替代民生自來水用量。 四、針對旱象缺水,本府抗旱整備水源: (一) 本府公告整備抗旱水井:本府每年均辦理抗旱水井整備公告,目前共19口,每天約可供應3萬公噸的產業用水。 (二) 回收水開放自由取用:本市安平、安南、官田、仁德、虎尾寮及柳營等6座水資中心每日提供回收水17,900噸,提供不與人體接觸的生活次級用水。 (三) 再生水供給南科:本市再生水,今(112)年已供水5萬CMD至南科作為工業用水。 五、綜上: (一) 全球氣候變遷趨勢,降雨偏少漸顯頻繁,本市以往仰賴蓄存雨水因應來年用水之水資源策略已面臨挑戰,中央現積極推動科技造水,增加不受氣候變遷影響之新興水源;中央已於本市核定興建海水淡化廠、本局亦配合積極推動本市再生水,強化本市因應旱象之供水韌性。 (二) 在旱象管控上,中央將持續日日監看水庫出水量及各地區水庫蓄水情形,並視水情狀況及早調整水情燈號,依中央旱災防救計畫,作出供水調度及加強管控管制,延長供水期間,不會讓無水可用之情形發生;本市也將配合中央管控,並依本市旱災防救計畫,啟動本市抗旱整備水源,延長本市供水期間。 (三) 政府持續推動興建整備水源,惟仍需大量時間及經費,目前最具直接效益且低成本的方法仍係「節水」,以本市目前人口約185萬人去推估,每人每日節水1公升,每日可省1850噸水量,節水10公升,每日即可省1萬8500噸水量,成效立即且可觀;本市持續推動機關節水、宣導民眾節水,希望市民朋友一同養成節水好習慣。 
回覆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