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議案屆次別
第4屆 第8次 臨時會 
類別
建設 
案號
提案性質
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來文日期
 
來文字號
 
提案單位/人
邱莉莉、林志展、郭鴻儀、鄭佳欣 
連署人
林依婷、謝舒凡、朱正軒、沈震東、余柷青、陳秋宏、黃麗招、楊中成、黄肇輝、蔡筱薇 
案由
建請市府提撥預算規劃關廟埤仔頭「保東糖漏窯遺址」現地保存計畫,並建立文物館典藏園區,讓遺址能原地保留,使後代子孫持續深化家鄉歷史,呈現最完整的風貌。 
說明
  1. 關廟保東窯發現大量清代製程用陶器,可能為台灣僅存、專燒製糖工具「糖漏」清代窯爐遺跡,彰顯新豐區(南關線)歷史人文特殊性,更關鍵的是填補了台灣「窯業史」與「糖業史」的關鍵空白,此重大遺跡,彰顯台南市新豐區在台灣糖業歷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2. 建請市府提撥預算,先行規劃現地保存計畫,並持續挹注考古經費,擴大挖掘面積、深入研究,讓遺址的面貌被更多人看見;另爭取中央經費整合,於現地設立文物館典藏園區,讓遺址能原地保留,還原最完整的歷史風貌。
 
辦法
如案由。 
提案附件
 
一讀日期
 
一讀審議結果
 
委員會審查日期
2025/03/19 
審查意見
函送市府研辦。 
審查結果附件
 
大會決議日期
2025/03/20 
大會決議
照審查意見通過。 
大會決議附件
 
發文日期
2025/03/28 
發文字號
南議建設字第 1140001974號 
執行情形
本府就 「建請市府提撥預算規劃 關廟埤仔頭 『保束糖漏窯遺址』現地保存計畫,並建立文物館典藏園區,讓遺址能原地保留,使後代子孫持續深化家鄉歷史,呈現最完整的風貌。」案,敬答覆如下: 一 、現況說明及規劃: (一)「埤子頭II列冊考古遺址」為臺南關廟保柬地區發現之歷史時期考古遺址,其坐落於許縣溪柬岸,因工程整地開挖後於斷面發現密集糖漏 、 陶器等製糖遺留,由民眾於110年提報,文資處依法定程序審查後,作成列冊追蹤之決定。 (二)為進一步瞭解該考古遺址之分布狀態與價值內涵,文資處獲得文資局補助,於113年委託考古專業圍隊,透過文獻調查 、 口述歷史丶地表調查、考古鑽探與試掘等方法進行研究,希望藉此氂清現存遺構與考古遺址之範圍。 (三)本次調查發現屬清代窯業典型的 「 半倒焰式窯爐」,窯後段部分結構保存完整,且地表周邊堆積了大量密集的製糖用陶器碎片,包含「糖漏」、「 漏罐」 、「藁座(圈座器)」等無釉陶器碎片和古窯窯體碎磚。此外,在密集的糖漏堆積地層下方,還發現了新石器晚期大湖時期文化層代表性的灰黑色陶片,代表這個區域自史前時期開始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二、執行方式: (一)俟本案考古專業團隊提送本案調查成果報告後,本府文資處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辦理後續相關程序及爭取相關經費。 (二)目前 「埤子頭II列冊考古遺址」的定著土地皆為私人所有,有關未來文資身分的認定或是否建立文物館典藏圉區,因涉及私人權益將持續和地主進行溝通。 
回覆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