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議案屆次別
第3屆 第3次 臨時會 
類別
民政 
案號
12 
提案性質
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來文日期
 
來文字號
 
提案單位/人
林美燕 
連署人
陳昆和、郭清華、林燕祝 
案由
請比照其他院轄市提高生育補助至少為10000元[如附件] 
說明

我們的生育率真是世界的一個奇蹟,從1951年的7人為世界生育率最高的國家,到2003年降至1.24人,開始進入「超低生育率階段」,並且被聯合國列為世界生育率最低國前十,去年只生18.2萬人,生育率為1.06人,到如今台灣生育率變成了世界最低的國家,因而形成國安問題,我們中央政府都為此提出解決的方法,因於2018年8月1日實施準公共化政策,但這個政策是否有助於生育率呢?我們看今年的上半年1到6月生育數卻只有8萬5,961人出生,似乎事與願違,而且今年的上半年有8萬8,098人死亡,人口結構再出現嚴重警訊!今年今年上半年死亡人數與新生嬰兒數首度出現交叉,台灣人口自然增加史上首次出現負成長,若下半年趨勢不變,今年很可能發生人口自然負成長情況,將比國發會預期2020年人口自然增加呈負成長會提早一年發生,這是我們政府必須深思重視的嚴肅問題。

前彰化縣縣長魏明谷曾經實施「疼子333」政策:「生1胎就發放3萬元,每月補助3000元,一直到3歲,且各鄉鎮市還有加碼補助,因而每年約多了1200個新生寶寶,而且彰化縣的每年出生數都很穩定,生育補助政策明顯得讓夫妻願意生、養育子女,他也曾表示,彰化縣出生率是全國第一,主要是這個政策的影響,我們再以台南市與彰化縣生育補助做比較,台南市的生育補助是一胎6000元,相對於其他直轄市與各縣市是少的(如附件全國生育補助一覽表與補助對照表),因此台南市生育數逐年下降約一千餘人左右,去年出生數更低於彰化縣,所以育兒補助對提升生育數是有幫助的,

反觀我們政府於去年實施準公共化政策,出生數不增反降,如同中華幼兒教育協會的蘇傳臣理事長所說:「樂透式的幼兒政策都不是好政策」,仰賴公幼、非營利幼兒園抽籤,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而準公共化幼兒園也不是每個私立幼兒園能夠或願意加入,所以機會不是每個幼兒都有,如果政府府採取公平的補助每個幼兒每月育兒津貼5000元(約政府補助就讀準公共化幼園幼兒的補助金額),父母可以很確定獲得補助受益與金額,自然會有較高的意願生養小孩,同時也可讓家長有自由的教育選擇權,並透過市場機制取優汰劣,提升整體教保品質,這是一舉數得好的幼教政策,才不會有現在準公共化幼兒園政策產生的問題,這是政府幼教政策決策者應思考調整的施政方向與策略!

 
辦法
如案由。 
提案附件
民政12-附件.pdf
 
一讀日期
2019/08/14 
一讀審議結果
 
委員會審查日期
2019/08/21 
審查意見
函送市府研辦。 
審查結果附件
 
大會決議日期
2019/08/23 
大會決議
照審查意見通過。 
大會決議附件
 
發文日期
2019/08/30 
發文字號
南議民政字第 1080007859號 
執行情形
收文字號:108年9月05日1080008026號 依據臺南市政府108年9月04日府民戶字第1081030333號函復: 本府就「請比照其他院轄市提高生育補助至少10000元。」民政12編號提案,敬答覆如下: 一、生育獎勵金非法定社會福利,係各縣市政府視財源,為獎勵生育之福利措施,各縣市資格條件及金額等福利皆有不同,是市府的一份心意,也是社會對產婦的獎勵及恭喜。 二、本市生育獎勵金在直轄市中雖非最高,但如何讓年輕人願意生,負擔減輕、養得起,才是市府努力的政策方向,從全國出生數觀察,雖然各縣市加重生育獎勵金的發放,但全國出生數仍每年持續減少,足見生育獎勵金的發放對於出生人數,並無實質影響。因此為讓年輕人願意生,並都能養得起,應將有限的資源投入並健全托育體系,以減輕年輕人負擔,是市府目前推動政策的方向。 三、另本市為慰勞新生兒母親懷胎生育之辛勞,發放生育獎勵金為產婦生產之第1名新生兒6,000元;第2名發放12,000元;第3、4名發放30,000元。並擬於109年修正第5名以後之新生兒由原每名發給30,000元提高為每名發給50,000元。 
回覆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