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 議案屆次別
- 第1屆 第5次 定期會
- 類別
- 民政
- 案號
- 5
- 提案性質
- 議員提案-一般提案
- 來文日期
- 來文字號
- 提案單位/人
- 林美燕
- 連署人
- 謝財旺、蔡旺詮、郭清華、杜素吟、蔡育輝、李坤煌
- 案由
- 請市府結合產業、教育與勞政單位組產學訓推動小組,提升青年職能,達成擁有「學歷、技能、證照、就業」四位一體的目標,解決學能落差及資方找無適任勞工,勞工找不到滿意之資方問題。
- 說明
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1990年代以後,工業化先進國家的失業率持續上升,其中特別是青年失業率,往往高於成人失業率,這項事實代表青年在離開學校後,面臨比成人更高的失業風險。國際勞工組織的顧問O’Higgins,在2001年發表的「青年失業與就業政策」報告中就分析指出,已開發國家中15-24歲青年的失業率是成年人的2倍,而開發中國家的青年失業率則是成年人的1.5倍,O’Higgins強調,雖然青年失業在青年群體內部並不是平均分布的現象,何種青年次群體會面臨高失業的風險,往往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有所變動,但是整體而言,青年明顯是身處在比成年人更高風險的就業結構環境之中,因此青年失業率偏高。
二、從「青年勞動市場區隔」觀點,來分析臺灣青年的高失業率問題時,表面上看起來,這種觀點似乎具有相當程度的解釋力,因為從2004年至2008年,臺灣青年失業的原因,都是以自願性失業為主因,5年來平均有高達89%以上的青年失業者是自願性失業,只有不到11%的青年是非自願性失業者。但是如果進一步深入分析,就可以發現:「青年勞動市場區隔」觀點雖然可說明臺灣青年的失業是以自願性失業為多數,但是卻難以解釋在臺灣青年自願性失業的原因中,何以「勞動市場風險」(待遇不佳、環境不佳、沒有保障)與「生涯發展困境」(學非所用、沒有前途)是青年會選擇主動離職的二大主因,而這二大主因,顯然比「青年勞動市場區隔」觀點所指稱的「青年容易對工作感到不滿而離職」更加複雜許多。
三、101年勞委會職業訓練局中區職訓中心與國立中興大學、勤益科技大學及臺中高工等學校共同合作的「產學訓攜手合作計畫」,今年開辦5班,共計招訓200人。各班報名日期已經展開,籲請希望參訓的青年朋友注意各班別報名日期,把握此次的寶貴機會,達成擁有「學歷、技能、證照、就業」四位一體的目標。
- 辦法
- 如案由
- 提案附件
- 一讀日期
- 2013/03/12
- 一讀審議結果
- 委員會審查日期
- 審查意見
- 函送市府研議辦理。
- 審查結果附件
- 大會決議日期
- 2013/05/20
- 大會決議
- 照審查意見通過。
- 大會決議附件
- 發文日期
- 2013/05/24
- 發文字號
- 南議民政字第 1020010360號
- 執行情形
依據臺南市政府中華民國102年6月3日府勞訓字第1020497060號函復:一、為促進青年就業,本府勞工局將提報本(102)年6月5日本府第88次局處業務協調聯繫會議研議辦理。 二、 貴席關心市政提供建言,本府併予致謝。
依市政府決議案執行情報告:1.本案先於102年6月5日提報本府第88次局處業務協調聯繫會研議辦理,並經秘書長裁示專案陳報。2.本府勞工局續於102年7月11日專簽市長研議共組跨局處小組統籌規劃,並經裁示將由秘書長邀請相關首長討論。3.本案將配合秘書長邀集相關首長研商決議事項辦理。
- 回覆附件